学生工作

学工动态

从红土地到直播间:黄桃与竹影共赴逆袭路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5-08-02 19:20:27  浏览:

(通讯员:黄健、胡慧娜;审核:刘波)7 月 31 日至 8 月 1 日,365英国上市公司在线“我心向党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2025 年 “井冈情・中国梦” 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自主调研阶段,深入井冈山市茅坪镇、茨坪镇下辖的茅坪村、马源村、神山村等 6 个村庄,围绕“红土地上的‘云经济’:井冈山农特产品的数字化突围密码” 课题开展实地调研。团队通过走访基层政府、深入生产基地、对话农户家庭,探寻革命老区农特产品借力数字化实现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,为红色土地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。

作为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、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品牌实践项目,2025 年 “井冈情・中国梦” 专项行动在集中教学后设置自主调研环节,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所长聚焦老区发展现实议题。365英国上市公司在线团队瞄准井冈山农特产品 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 的痛点,将调研重心锁定在数字化转型领域——这既是对专项行动 “重实践” 要求的呼应,也是青年学予以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
(团队成员就调研中的问题向镇长进行提问)

调研走进茅坪镇政府,团队与镇长叶圣勇、宣传统战委员谢辉就当地农特产品数字化现状展开座谈。据介绍,井冈山黄桃等特色农产品近年通过电商平台实现销量增长,但物流成本高、包装标准化不足、品牌辨识度低等问题仍制约发展。“我们正在试点‘村集体 + 合作社 + 电商’模式,但缺乏专业技术支持。” 镇干部的坦诚分享,让团队明确了调研的靶向。

(茅坪镇镇长叶圣勇向老师同学们讲述黄桃的直播史)

两天时间里,团队足迹遍布6 个村镇,完成 120 份有效调查问卷,走访23户农户和 3家合作社、生产基地。在茅坪镇马源村,返乡青年谢保华的创业故事令人印象深刻:他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家乡的黄桃,年销售额突破 300 万元,还带动村里数十余名村民就业。

(团队成员在谢保华直播间参观精美竹制品)

  调研中也发现不少现实瓶颈:多数农户不会使用电商平台,缺乏相关人才,平台直播流量不足……针对这些问题,团队召开分析会,结合经济学、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,初步形成《红土地上的“云经济”:井冈山农特产品的数字化突围密码调研报告》,提出建立校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、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牌,红色文化赋能农产品销售等具体方案。

(团队成员在下庄村村委会了解直播助农的失败尝试)

“大学生带来的新思路很解渴!” 茅坪村党支部书记对调研成果给予肯定,“你们提出的‘红色 IP + 农特产品’方案,让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可能。”团队指导老师表示,此次调研不仅是对井冈山精神“敢闯敢试” 内涵的当代诠释,更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深刻意义。

(团队成员对茅坪村村民进行走访调研)

据悉,团队将继续完善调研成果,通过专项行动平台与其他高校交流碰撞,为井冈山农特产品的数字化突围贡献更多青春方案。